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特效的秘密-藍幕

來自科學人2008年第74期4月號與artchango我的動畫學習筆記



電影觀眾當然知道演員不可能像蜘蛛人一樣從摩天大樓懸空飛躍而下,或是跟動畫兔子對話,但視覺特效人員能讓這些場景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他們使用的是「畫面合成」技術,在電影界通常稱為藍幕或綠幕,電視界則稱為顏色去背(chroma key)。

這類技術首先出現於1930年代末,數十年來幾乎沒什麼改變。方法是先把站在藍色或綠色布幔或牆壁前表演的演員拍攝下來,接著再拍攝另一個背景畫面。

技術人員去掉布幔的顏色,製作成正片或負片,再將兩段底片疊在一起,曝光在新的底片上,製作成最後的合成畫面。這種「光學疊印」的方法十分無趣且所費不貲,但效果極佳。後來出現了另一種方法,供電視播放使用。

布幔的顏色可以任意選擇,但由於紅色、綠色和藍色分別對應底片的三層感光乳劑,以及電視攝影機的三個色頻,因此最容易濾除。不過紅色在膚色中相當常見,將紅色去除會影響膚色表現,因此通常不會使用紅色布幔。

直到1990年代中期,這個程序才逐漸全面電腦化。電腦程序是由軟體將影片轉換成數位檔案,讓特效人員加以修改(請參見下圖)。電影製作公司很快就採用這種技術,因為它更快、成本更低,而且更加精良。目前的特效電影大多是以數位方式結合而成。

不過,負責執行整個程序的還是編修人員,包括調整黑暗部位、校正色彩和修整輪廓,讓觀眾不會看到消失的怪異影像或雜訊。美國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技術長庫克生(Chris Cookson)表示:「儘管其中有科技的成份,但這個過程仍是一種藝術,還是需要人工潤飾。」

大製片公司普遍採用之後,較簡單的合成軟體也隨之問世,供家庭和數位影像玩家使用,例如Final Cut 6和Avid Xpress等,而且進步也相當快速。紐約一位導演兼電影攝影師葛拉夫(Walter Graff)表示,這類產品「幾乎已將價值三萬美元的編修及特效系統包含在1200美元的套裝軟體中」。但愛好者是否有那樣的眼光和技巧,能像專業人士一樣運用這類軟體,則是另一回事了。

藍幕和綠幕是拿來去掉背景以方便合成的一種拍攝手法,也是現今視覺特效非常重要的合成方式。通常由角色在藍幕或綠幕前表演,然後再把藍幕或綠幕的背景換成實際所需要的背景。這樣的合成不只可以讓拍攝電影節省很多成本,也能達成難以拍攝或不可能攝得的影像。


早期多用藍幕,因為藍色是皮膚的補色對皮膚影響比較小,但許多西方人是藍眼珠,容易被攝影機當成背景;綠色比較明亮,所需光線較少故不容易造成黑邊,而且攝影機對綠色頻道比較敏感,所以現在歐美多使用綠幕。


除了藍幕和綠幕之外,在50年代中期還有Disney公司發明的黃幕(sodium vapour process),演員在黃幕前拍攝,利用攝影機裡的特殊稜鏡把黃色分出來做遮罩,拍出來有兩個片子:一個是演員剪影遮罩,透明背景;另一個則是全彩演員,黑色背景。分離之後再跟想要的背景做合成。由於黃幕拍攝必須用特製的攝影機很不方便,故之後便被藍幕取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