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技術裡,希望藉由使用者與虛擬環境進行即時的互動與回饋,讓人們可以沉浸在擬真環境裡,因此整個系統需要具備三項概念:

1.     融入感(Immersion)人們透過周邊設備來使感官神經能沉浸在電腦模擬的環境中,是一種身歷其境的感受。
2.     互動性(Interaction)虛擬實境的技術要能夠及時偵測運用使用者的動作,讓人與機器之間能夠互動回饋,提高真實感受度。
3.     想像力(Imagination)虛擬實境是具有內容的,使用者在接受虛擬環境的刺激回饋後,結合過去自身經驗來強化虛擬場景的真實感受力。

    以上為虛擬實境的3I特性,由學者Krueger(1991)提出,可以說是CG技術的極致表現,人類在這個使用電腦創造的想像空間裡,不再只有觀看,而是體驗。虛擬實境中,相當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可沉浸互動的虛擬場景,根據其不同的建立方式,可概括分為四大類:

1.     幾何式虛擬實境(Geometry  based VR)
        環境裡的所有物件和場景,都是透過3D軟體建模產生,有較高的互動性,可讓使用者沉浸感增加,但需要經過複雜的電腦運算。
2.     影像式虛擬實境(Image  based VR)
     包含運用相機多張拍攝手法的360度的環場虛擬實境,或者拍攝物體的每個角度達到的360度物件式的虛擬實境,兩者雖製作方便,但互動性低。
3.     混合式虛擬實境(Hybird VR)
       是以影像式虛擬實境來建置環境背景,再利用幾何式虛擬實境來建設物件,但依舊有背景與物件的缺少融入與互動上的限制。
4.     擴張真實性虛擬實境(Augmented Reality VR)
        讓使用者可以看到結合了現實環境的虛擬影像,加入了擴增實境的概念,但需要較為昂貴的設備。

    綜合以上虛擬實境的場景建設與概念要求,真正的虛擬實境有幾項要點,像是(1)由電腦所模擬產生(2)有互動感和融入性(3)可以隨意操作環境裡的物件(4)可隨意遊走在虛擬環境中
要達到這四項要點,需要許多技術的支援,例如即時
3D電腦繪圖、物件的動作與行為控制、顯示裝置、追蹤裝置、人工智慧等技術輔助。

參考資料
葉耀明(2001)。從網路虛擬實境技術談情境式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82p35-p42
陳旻廷(2007)。以資料手套輸入裝置之手勢操控虛擬人物系統之建置。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