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唐山大地震 - 特效



電影中的地震場面都是採取演員表演跟特技相結合的手法而成的,比如說男子跳樓逃生的畫面雖然只有五秒鐘,但是拍攝的時候先要把整個樓房用藍布包裹,然後分層拍攝在組合而成。男子被路燈砸倒的畫面也是用同樣的方法處理的。

唐山大地震特效揭密之二
逼真道具、以假亂真
因為片中有很多危險鏡頭是真人無法完成的,所以製作道具就尤為重要,例如道具人,或是用海綿製成的磚頭,就算砸到演員,也不會造成意外的傷害。

唐山大地震特效揭密之三
方達斷臂 另有玄機
成年方達一出場,那個手臂是電腦動畫,他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將真人手的下半部隱藏,再輔以電腦特效做出如真的斷了一樣的感覺。

風雲2 - 特效



在『萬劍歸宗』的處理上。『萬劍歸宗』的主要挑戰在於劍的龐大數量,須要掌握劍的流動、速度、力量、質感和重量感。在3D製作上,靠一套內部開發的工具去控制劍的細致動態。

在製作安排上,除了大部分觀眾較注意3D製作外, 2D製作上也同樣重要。具體來說,有一半的鏡頭以2D製作為主導,另一半就以3D為主導,所以不論2D3D對《風雲2》的特技作同樣重要。

拍攝時,是在全藍幕拍攝,不同的圖層(layers)共拍攝了2天,回想起來其實是相當緊迫的。至於製作方面,這兩場戲由兩位2D動畫師運用插畫和剛才提及的實拍素材在兩個月內完成。

主要運用Maya, 3D Max, After Effect, Real Flow等工具。例如《風雲2》中有關水和火的招式效果,在製作初期,由於這類是屬於類比(Simulation)的特效,所以我們利用Maya, 3DMaxReal Flow在初期嘗試在3D製作類比出不同的效果,在不同的類比中再挑選符合的版本,然後再反覆微調其他的細節,包括速度、質感等等。

同樣在透過2D 動畫師利用After Effect配合Chas專門為《風雲2》實拍素材,進一步提升畫面的細致度。這些實拍素材,主要用來補足軟件類比不到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類比出來的畫面,開拍前計劃好後,由電影公司預先分配幾組拍攝時間進行。

畫皮 - 特效



畫皮中的皮是用特殊的橡膠製成,面部表情仍然可以透過橡膠表現出來,皮原料來自於美國,再經過香港的特技團隊製作而成,還要為皮上顏色,讓它看起來就像是人的膚色,但最大的難題在於跟演員的臉完美結合。

橡膠皮必須要採用演員原本的樣貌,而要讓皮製作成如演員的樣子是最困難的部分,必須先將演員的整個頭以3D模型製作,才能做出最接近臉型的皮,之後像眉毛部分是一根一根黏上去的,因為毛相當細,一根一根黏上去的時候工作人員的眼睛其實會相當疲憊,完成之後已經過了六個小時,才呈現出完美的樣貌,並且完整的貼合在演員的臉上。

        為了做出「脫皮」這幾秒鐘的特效,劇組花了約台幣400萬的製作費來完成,而這整個皮組包含三個部分,第一是頭部的一部分皮,二是整個頭部的皮,另一種是整個從頭到腳的皮。前面兩個部分的皮是以演員自己為模型的,臉也還是演員的臉,感覺起來不會有什麼差別,拍攝完成之後,還要經過電腦處理效果,讓剝皮過程中所牽的絲就像真的人體的黏液一樣,增加逼真的效果。

畫皮中特技鏡頭占了約三分之一,例如在狐妖挖心的部分事實上是分三次鏡頭才完成的。第一部分是拍攝被挖心的人其盔甲慢慢凹陷的樣子,彷彿狐妖的手有放在他的胸口上;再來是拍攝狐妖的手,將手放在綠版上方便去背合成。雖然畫皮當中有很多特效,但要營造氣氛還是需要很多光源效果的配合。

變形金剛 - 特效



一、劇情簡介
  數百年來,兩種機器外星人種族,代表正義力量的博派族,以及代表邪惡勢力的狂派族,一直在展開一場終結大戰,後果可能會造成宇宙的毀滅。當這場大戰降臨到地球,只有一個名叫山姆魏瓦奇(西亞李畢福飾)的青少年能夠阻止邪惡的狂派族取得終極能量-火種源。山姆只是一個平凡的美國青少年,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學校、同學、朋友、車子和美眉,當然了,他並不知道他是拯救地球的最後一個機會。他和他的朋友蜜琪(梅根福克斯飾)發現他們被捲入博派及狂派變形金剛的拉鋸戰之間。當正邪雙方在地球展開一場足以毀滅全世界的大戰,山姆終於了解魏瓦奇家族代代相傳的座右銘的真諦-「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

二、特效
  全球2D3D數位設計軟體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近日表示,該公司提供的數位電影製作工具-Autodesk Maya以及Inferno,成就電影《變形金剛2》的強烈感官視覺衝擊,以及影片中高達60機器人人性化及細膩的動作。
製作《變形金剛2》視覺特效的產業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LM)運用了Autodesk MayaInferno軟體,製作了大部份機器人鏡頭畫面的數位化特效,以及許多背景、建築物和其他場景的數位化加工,以大幅降低作業時間,並嚴格控管了製作成本。

  在視覺效果上展現極大突破的《變形金剛2》,某些鏡頭畫面就包含幾十種實際元素和背景板,而這些元素都必須與動畫拼接起來。舞臺上的煙火爆炸鏡頭、煙霧、鏡頭炫光和所有其他元素必須融合在一起,再製作成單一鏡頭。透過Inferno使得數位美工得以克服這些困難,在每個鏡頭中加入正確的元素,使故事能夠流暢敘述。《變形金剛2》中數倍增長的機器人數量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和更多的技術難題。在第一部《變形金剛》動畫中的CG彩現檔案容量約為15TB;而《變形金剛2》則暴增近十倍,達到了140TB

  產業光魔公司同時採用Autodesk Inferno為製作成員提供互動式的3D合成環境,並用於視訊、HDTV2K4K後期製作。除了Autodesk MayaAutodesk Inferno以外,歐特克傳媒娛樂解決方案還包括Autodesk 3ds MaxAutodesk SoftimageAutodesk Lustre等軟體。

表情細膩、陣容宏偉、有血有肉的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2》的繁瑣作業過程,使得製作團隊吃了不少苦頭,製作團隊表示,每個變形金剛都是一個挑戰,因為每個機器人都有成千上萬個零件,更何況此片中出場的機器人數量高達了60位,同時還學會了噴鼻息、流汗、吐口水的小動作;片中同時出現了多次的場景轉換,在泥地裡扭打、到樹林裡開火、再前進上海工廠、埃及金字塔等地,如此複雜的動畫製作是前所未有的。
  舉例而言,在《變形金剛2》中登場的一位巨型組合金剛-大力神,是由7個機器人組合而成,身上共有50,000個獨立零件,此一數量相當於第一部變形金剛電影中所有機器人零件數的總和,而這些零件都必須要逐一建模、彩現,且零件在變形時,皆須展現其形態和運動軌跡,製作難度可想而知,堪稱史上最複雜的一個CGI角色。

高難度視覺效果 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
  工業光魔公司數位美工小組Maya主管Scott Benza指出,「《變形金剛》裡的每一個特效鏡頭製作都十分困難,必須在製作開場鏡頭之前建立複雜的模型,以供動畫製作人員使用。我們用Autodesk Maya製作了一個複雜的視覺效果預覽,並用以創建、組裝影片中所有變形金剛及其變形後的車輛。與使用原模型相比,動畫製作時間縮短了將近一半,Maya軟體著實功不可沒。」
  工業光魔同時採用Autodesk Inferno為製作成員提供互動式的3D合成環境,並用於視訊、HDTV2K4K後期製作。工業光魔製作組Inferno主管Mark Casey表示:「觀眾對影片中所看到的各個影片畫面或許並不覺得有何特別之處,但從幕後製作的角度來看,整部影片中包含的眾多元素使得製作過程格外辛苦。」他進一步解釋道,「《變形金剛2》導演麥可貝最擅長製造視覺衝擊效果,而其所塑造、編排出的混亂場景,又必須依據定時排序,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能將Maya動畫導入Inferno意味著我們可以使用相同的檔案控制動畫製作工作,使每個鏡頭的動作編排保持一致。這種非常強大、高效和簡便的工作方式,成為這些工具的特點。」

詭絲 - 特效


一、劇情簡介
  一名對超自然現象極度好奇的科學博士橋本良晴(江口洋介 ),希望在尋找靈魂存在運作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永生的超然解脫,以「孟傑海綿」發現了一個小男孩的靈魂後便積極展開調查。這個鬼是一個身份不明的十三歲孩童,毫無理由的殺了一名攝影師。小孩的身份是誰?為何殺人?主導計畫的科學家黃三太,網羅了菁英探員葉起東,對小孩的死因展開調查。
  警探葉起東(張震 )、起東女友杜家維(林嘉欣 )、博士助理蘇原(S )、另2名助理(陳柏霖、張鈞甯 )紛紛介入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起東看見小孩的雙眼之間有一條細絲,隱約之間,細絲接上某個神秘的力量,支持維繫著小孩的鬼魂。與研究相關的人一一離奇死亡,黃三太因為想要變成鬼,因而在最後懷抱著恨意自殺,欲尋求永遠的解脫。而他的死導致起東與他 的女友身陷其中,雙雙面臨了來自於另一個世界的死亡的危機……
  由中環娛樂集團斥資二億新台幣拍攝的驚悚鉅片《詭絲》,是台灣影史上花費最大的電影,一流的幕後團隊攜手打造這部傑出鉅作,成功入選本屆坎城影展「官方正式觀摩影片-Official Selection Feature Films Out of Competition」,成為坎城影展自1939年創辦至今唯一獲得大會官方提名的,來自台灣的科幻驚悚電影。

二、類型決定特效使用 
  視覺特效的運用,與電影類型(genre)本身極為相關,尤其某些類型之情節發展,需要大量非寫實,甚至現實環境或真人演員都無法做到的畫面時,就有了使用特效的必然性,特別是警匪片、科幻恐怖片最為需要,《詭絲》即是2006年國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詭絲》在這方面的經驗上,非常神似2002年陳國富執導的《雙瞳》:同樣是完全以台灣為故事背景的驚悚片,整個拍攝都在台灣,主創班底也以台灣的電影工作人員為主,而《詭絲》與《雙瞳》的製片(黃志明)、編劇(蘇照彬)也相同,《詭絲》則由蘇照彬自編自導。《詭絲》在上映時的宣傳文字中,號稱共兩億台幣的預算,其中蘇照彬曾在訪談中透露,特效部份約六十萬美金(約兩千多萬台幣),其中四十萬美金是在香港製作特效的花費,另外二十萬美金是在台北掃描沖印的費用。
  以《詭絲》的故事架構來看,它確實需要倚賴大量的特效畫面來建構片中的世界觀,因為它講述的是已逝的鬼小孩,藉由一條神祕的「絲」牽繫怨念而殺人的故事。除了這條帶有關鍵作用的「絲」需要特效,另外還有關萬芳所飾的女鬼,以及最後撞車等主要顯而易見的特效場面。但據製片與導演的說法,《詭絲》中共有三百二十個特效鏡頭之多,有些鏡頭,其實也並非一般觀眾輕易就可以從肉眼判斷出來的。
  不過單單就電影裡所看到的幾場關鍵戲來談,《詭絲》的特效有其成功之處,但也有明顯失敗的例子。像是在「絲」的呈現上,頗有駭人驚魂的效果;但女鬼在地上爬行的怪異節奏,以及最後撞車翻覆CG畫面的失真,都在效果上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可以看見這兩段明顯的瑕疵,其實最後餘留在電影中的篇幅,都很有限。尤其最後車子撞上西門捷運站那場戲,幾乎讓觀眾尚未看清楚整個畫面,影像就已淡出結束,為的似乎還是避免曝露出過多的尷尬與破綻,而這當然也是使用特效負載劇情時,肯定所要冒的風險。

三、《詭絲》的特效製作經驗
專訪《詭絲》導演蘇照彬、製片黃志明

  這部標榜懸疑與驚悚的電影,從宣布開拍以來,片中大量的特效場面便是觀眾期待的焦點之一。而《詭絲》最後選擇捨台灣本土視效公司,轉與製作過《千機變》、《情癲大聖》等片的香港萬寬公司合作的過程,也凸顯了台灣的特效後製環境的某些問題。

特效的製作全面融入場景的細節
當初您是怎麼想像《詭絲》這部片的特效?剛開始有考慮過找國內的製作特效公司嗎?
蘇:我想這部片的出發點,就是要做一部借重特效的片子,其實我們想要做的非常多的東西都是非常冒險的,當初我們也不曉得做不做得到,但一開始設定的《詭絲》就是要做出比較特殊的視覺,這不是後來有愈多的資金投入才決定做很多的特效。後來追加的預算,主要是花費在場景的搭建上。《詭絲》的特效和故事發展緊密貼合,譬如片中的「鬼」,以及那條牽引人與鬼的絲線,都是貫穿整個故事的重要元素,也因此,在特效的製作上也就變得要全面融入每個場景的各種細節,這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比起只要在某幾個場面做出驚人鏡頭的「特效片」來說,《詭絲》更為複雜。
黃:《詭絲》剛成案的時候,我們和國內的西基公司有滿密切的溝通,我們也對他們產生信心。應該這麼說,其實你把片中會做到的各種效果剖析分門別類之後,西基公司在某些部分是滿強的,可以應付我們的需要。可是特效這東西從概念到最後畫面完成有很多步驟,尤其我們是要做一個2K甚至3K的大銀幕畫面,不是小螢幕的東西。過往西基在其他片子有做過一些嘗試,你在裡面會看到一些缺點及一些成就。但缺點的部份卻讓我們覺得,在《詭絲》所要的特效中不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當然西基是非常熱忱的,導演跟他們之間的討論也非常熱烈,看起來是可以將特效交給他們。不過最後因為他們公司內部資源分配問題,及我們這邊的預算考量,所以最後並沒有合作。這也凸顯出台灣動畫及視效市場的問題,這個公司能做一點,另一個公司能做一點,如果能把他們兜起來,以台灣的能力來說,做出來的東西是可以被信任的。但在價格的競爭力上就比不上能夠整合整個產製流程的香港。

價格上會差很多嗎?
黃:差滿多的。
蘇:其實一開始我們覺得《詭絲》的特效要在國內做是很冒險的,因為我們要的是3K的東西,而目前國內廣告公司,用在廣告上的特效動畫了不起1K就足夠了,但我們是要放到大銀幕上的,至少要2K做處理,這中間到底行不行,讓我們頗為遲疑。當然,後來發現國內的公司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是真的想要在國內做,但是國內的價格真的缺乏競爭力。這原因可能是,第一個,國內公司不知怎麼開價,他可能用做廣告的方式來定價,或者以他消耗的unitsource(公司資源)來計費。但實際上因為整合程度不高,很多磨合時耗費的成本就變大了。第二是國外整合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不用重新建立團隊,我們只須分擔他們開發的成本。我們評估過,在香港可能花一塊錢可以做起來的東西,但是在台灣可能要三塊。因為除了製作的成本,還有你請攝影師、技術人員來台灣的機票錢,其他的開銷……等。因此最後在時間及效益的考量下,我們把大部分的特效移到香港的萬寬公司。

《詭絲》這部片的特效預算大約多少?
蘇:約六十萬美金(兩千多萬台幣)。其中四十萬美金是在香港製作特效的花費,另外二十萬美金是在台北掃描沖印的費用。其實六十萬美金是非常優惠的價格,原本應該要一百多萬美金的。但香港萬寬公司對這個案子有興趣,覺得跟他們以前做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也願意降價嘗試。
黃:如果以我們投在香港萬寬特效公司這上面的花費,約四十多萬美金來說,我在1995年因為要做《飛天》這部片子特效(其實那部片才十幾個特效Shot而已),我們好不容易湊到十萬美金,飛到美國找當地特效公司幫忙,但是每家公司給我們的反應就是,他們一個案子最基本就是四十萬美金起跳,十幾年前就是四十萬美金嘍。

《詭絲》從構思到設想行銷,特效是不是在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賣點?
蘇:之前我提到《詭絲》在一開始就設定是一部以特效為主的片子,其實即使後來資金有膨脹,但在特效這一塊上,預算並沒有跟著提高太多,因為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即使資金沒那麼充裕,就仍決定要把經費著重在特效上了,只是當然錢多了以後,我們會更放膽去做。那增加的資金,其實大多是用在場景搭建上了。我個人覺得,現在很多觀眾進戲院看電影都是看視覺上的畫面,一部有視覺但故事很爛的電影,觀眾也不care,因為電影畢竟不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黃:我想《詭絲》在市場上佔優勢,就是它的故事。故事有頭有尾、有高潮起伏,會吸引人。而《鬼域》才比較像是你提的以特效為主要賣點的片子。

全片三百二十個特效鏡頭
與香港公司合作的過程順利嗎?
蘇:跟香港特效公司合作的感覺很專業,過程不會出大問題,即便出問題,他們也會知道補救,這就是經驗上的差別。我們之間的溝通算滿好的。最後的製作階段,我大概每兩、三週飛一次香港,在這當中,他們都是用FTP傳輸的方式,把已完成的檔案給我們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大致上,《詭絲》的三百二十個鏡頭,都是這樣完成的。

有沒有因為要使用特效,而在拍片時有特別要注意那些地方,是否事前先有溝通?
蘇:我們跟特效公司之間,在開拍前已經再三開會討論,而且其實拍特效是已經有一套標準在的。只是在拍有特效畫面時,會有一個特效指導進來看一下,比方看攝影機的高度等。其實拍特效的東西,在沒有開拍前,有很多東西是不能確定的,因為不知道做出來的特效是否能支撐我的創意。還有也不知道資金是否足夠去達到那樣的特效。其實這也是經驗的問題,我們只能盡量把已知條件控制好,不知道的也只能在現場把執行度提高。

如何看待台灣目前的視效產業?
蘇:
台灣有人力優勢,和香港比起來,科技上的實力比較好,但是在美術或造型上的能力就不如香港,這也因為香港國際化的程度較高,較能在創意上獲得刺激。台灣的特效製作目前缺少的是產業整合的經驗,這經驗包括了如何與電影製作配合的各種程序,是不是能夠建立成一個運作模式,如此便可以降低成本。不過這中間所缺少的,就是台灣並沒有那麼多的電影特效製作案可以支撐起本地的視效工業,也因此台灣的視效、動畫公司,都還是比較走向廣告的製作,無法累積電影視效的經驗。
其實台灣的科技人才素質很好,台灣的動畫工程師如果是到香港、甚至西方去工作,都是非常有發展的。但是若留在台灣,台灣一年電影工業的產值總共一百億,但是一家有規模的電子產業一年產值就可以達到三百億了,這也說明了科技人才為什麼很難留在電影業工作,要扭轉這個情形,就必須讓電影的產量更大,除了我們本身的努力,也必須仰賴政府的決心與長遠規劃。

黑天鵝 - 特效


一、劇情簡介
  妮娜是位美麗纖細的芭蕾舞者,她與其他的芭蕾舞者對工作非常熱愛,甚至狂愛。她有位控制慾極強的母親,將所有成名的希望都寄託在妮娜身上,因此妮娜更是日以繼夜的瘋狂練舞。在新的天鵝湖舞曲即將更換女主角時,藝術總監湯瑪斯因欣賞妮娜舞技而讓她晉身為天鵝湖劇中的主角白天鵝,受到鼓勵的妮娜著魔似的狂練舞蹈。然而,對生性拘謹的妮娜而言,她最大的挑戰是要能同時演出妖嬈性感的黑天鵝角色,為此,她幾乎以全生命在探索自己的黑天鵝潛力。

 
不料此時卻出現了另一位熱情洋溢、放浪不羈的強勁對手—莉莉,她不時散發野性的誘惑,對妮娜造成極大的威脅,湯瑪斯甚至在考慮要由她取代妮娜的位置。 由於力求完美的壓力,妮娜內心的強烈糾葛,一步步的,誘發出自己的黑暗面,她已不再是母親師長們心中的乖乖女,當她步上舞台的那一刻,當所有的目光與掌聲都擁抱她時,她的下一步卻正踩在毀滅的邊緣…

二、特效介紹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黑天鵝》看起來並不像一部重視特效的電影,雖然影片著眼於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Nina的偏執與精神分裂,營造出一種扭曲、詭秘的視覺效果,但觀眾在頭一次看電影的時候並不會刻意察覺其包含的大量特效鏡頭。
  在這個CGI特效無處不在的時代,欺騙觀眾的眼睛其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下面這支關於《黑天鵝》VFX特效解析的短片,它為你一一列舉了影片中的特效鏡頭,還包括了處理前後的對比。(影片在第三部分)特效的使用不僅僅讓達倫·阿羅諾夫斯基處理暴力、鏡子或者身體變化的場面時顯得更加游刃有餘,重要的一點是其『偽造』了娜塔莉·波特曼跳芭蕾段落,讓觀眾完全意識不到她是在使用替身表演。特效的發展成為讓電影人創作更加自由的手段,而不只為營造奇觀效果,這應該纔是其本意吧。
  《黑天鵝》剛剛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等在內的5項提名。影片的大體情節,來自一個叫做《替補演員》的劇本。劇本的故事發生在紐約的戲劇界,講述了一個演員通過角色發現了自己的心理陰暗面。對於這個劇本,阿羅諾夫斯基的印象很好,他說:『這個劇本看起來有《彗星美人》的感覺,但是其中的驚悚元素又是徹頭徹尾的羅曼·波蘭斯基的面孔,那些雙重人格和虛實莫辯的幻想和對手,又是脫胎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說集《雙重人格》。』不過,對於這個故事,阿羅諾夫斯基並不是太滿意,因為在他看來,這樣直接切入一個演員的內心世界太過於唐突和直接。拍攝這部電影,最好的方式是讓舞臺上的人物和現實中的人物有所呼應。阿羅諾夫斯基說:『如果舞臺上的人物有了分裂的傾向,那麼現實中的人物的分裂就可以更加完善而且有理由;如果現實中的人物有了分裂,那麼也可以反過頭來促使舞臺上的這種分裂更為徹底。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缺一不可,這樣講述這個故事纔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到了《天鵝湖》這部芭蕾舞劇。於是便構想著要把故事的背景搬到芭蕾舞臺上來。』

三、特效影片介紹(大約4分多鐘,說明影片特定拍攝技巧)

神選者 - 特效



一、劇情簡介
  「神選之殿」由擁有得天獨厚天命的「神選者」所組成,他們在歷史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五個原本生活在台北城市的一般年輕人,卻因「神選之殿」的神秘使者(是元介)出現,讓他們面臨『神選者』入會式的考驗,開始一場生存抉擇的殘酷試煉人的出生時辰與地點和天地磁場產生共鳴後,因而擁有特殊「磁控力」的人,稱為「神選者」,西方自羅馬帝國以來,由神選者組成的「神選之殿」組織在人類歷史演進扮演著舉足輕重角色。

  2007 年,神選者的足跡已悄悄來到臺灣吸收新血冷血叛逆的少女「小蘭」為了網路戀情不惜殺害全家,「阿建」是下半身癱瘓的熱血青年,一直無法忘記妹妹慘死陰影的「中道」,積極有強烈企圖心但罹患絕症的年輕大學助教「人方」及美麗新聞主播「雅筑」,他們原本都是生活在臺北城市的一般年輕人,卻因「神選之殿」的神秘使者的突然出現,讓他們面臨著「神選者」入會式的嚴格考驗。從此,他們的命運彼此糾結,人生也將發生重大的改變這一群具有神奇超能力的年輕人,在臺北這個現代城市裡,因一連串事件的牽扯,於是開始對一件古代的神秘陰謀展開調查,並意外地闖進一個古老而神秘的秘密組織,隨後發現這一連串事件的發生原來都源自一個千百年來隱藏的大陰謀,進而揭開了千百年來隱藏的謎團。

二、特效
2007/12/25 13:02記者劉嘉慧、盧俊明/台北報導
  由新聞局輔導的長片「神選者」,耗資3000萬拍攝,由新秀導演蕭力修執導,整部片為了突顯寫實面,使用許多電腦特效來加強,一場奇幻的生死競爭就此展開。 電影「神選者」的劇情描述4個看似平凡年輕人,為了進入古老神秘的組織,必須在限制時間內進行一場生死競爭,一場生存與人性的殘酷選擇就此展開。整部片充滿濃厚的科幻漫畫色彩,還找來擅長奇幻風格類型影片新銳導演蕭力修執導。而65年次,現在還是台北藝術大學的研究生的蕭力修,年紀輕輕但創作作品像是「copy:copy」、「神的孩子」等影片,皆獲得多種獎項殊榮,而執導「神選者」對他的創作歷程來說是一大突破。

  神選者導演蕭力修:「跟我往常拍短片的風格,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例如裡面有爆破火燒人,然後吊鋼絲電腦特效,是我過去參與片子裡面沒有製的的過程」,劇中人物分別具有通電超強磁力、雷達感應與操控烈火等的能力,為了突顯寫實性的暴力真實效果,300多個鏡頭片段中,有將近30分鐘都是透過電腦效果精算再與實景融合。「神選者」特效總監何文植:「我們安排做了一個一比三的模型,我們現場實拍大樓就是用這個爆破,放在實際大樓上面,這樣效果比較真實。」耗資3000萬加上新秀導演創新執導,「神選者」還有準備進軍坎城影展的鴻圖,是否就此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值得期待。

海角七號 - 特效



一、劇情簡介
  六十多年前,台灣光復,日本人撤離。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友子。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六十多年後,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失意樂團主唱阿嘉、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這幾個不相干的人,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並在三天後表演,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 

一、    特效介紹

  《海角七號》最令人津津樂道必首推導演魏德聖莫屬,作為首次執導劇情長片便奪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除了要歸功於劇本的出色和演員的精彩演出之外,不得不提是一眾幕後人員於背後默默的努力,就好像我們CGV今次的專訪對象,負責電影後期特效,製作「高砂丸」的大腕影像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份子。《海角七號》由果子電影有限公司製作,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底片後期製作、剪輯及DI製作。

海角七號》製作專訪/CGV = Cgvisual.com | Johnny = Johnny Lam
CGV:可以介紹一下大腕影像這間製作公司嗎?
  Johnny:大腕影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以創新亞洲電腦動畫影像為目的,並以商業結合實驗影像為發展目標,成立以來製作過許多著名的商業廣告作品,並獲得國內外多個獎項的肯定。除了商業廣告以外,也積極參與台灣國片視覺效果的製作,其中包括《海角七號》、《Ping Pong Playa》、《穿牆人》、《基因決定我愛你》及《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等近年頗受關注的台灣電影。大腕自製《JUNGLE》動畫短片,商套動畫不僅受到國家數位內容與資策會各單位的肯定,同時獲得多個國際動畫影展邀約展出。

CGV:為何大腕會參與《海角七號》的後期製作?
  Johnny:由於我們的影像視覺特效總監林哲民先生與魏德聖先生早已相識,他知道導演早已為電影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可惜時勢使然而遲遲沒法開拍。因此當導演提出拍攝《海角七號》的時候,我們立即響應著手規劃有關視覺特效事宜,並帶領團隊的成員共同投入行列當中。

CGV:您們主要負責怎樣的工作?可否講解一下有那些部份是利用CG製作?
  Johnny:我們主要負責電影的視覺特效統籌規劃及製作工作。例如雨水、景茂伯的郵差服、碼頭的煙霏、晚上大海的霧氣等。還有就是「高砂丸」行駛時劃過的海浪和水花、以及所產生的煙和蒸氣、排出的水流等等。另外好像船頭的旗幟飛揚、船身物的自然晃動與船尾帆布飄盪等動態其實亦是我們製作出來的。

CGV:總共製作時間花了多長時間?期間有多少員工參與過製作?
  Johnny:特效鏡頭製作期共用了半年時間,由20081月至6月,特效動畫人員前後共有30人以上參與過,而主要特效核心成員為12人。我們於200610月開始特效規劃,第21月就開始建構各種CG物件、CG海水模擬及堪景準備等。到了拍攝前的20079月,我們就完成了CG模擬運鏡,高砂丸模型船和高砂丸的CG船等製作。

CGV:您們利用什麼軟件及硬件去製作?
  Johnny:我們使用了Autodesk產品Maya、使用了Maya特級的Dynamics系統,以及三大模組件ParticlesFluid EffectsCloth

CGV: 可否講解「高砂丸」的製作過程?
  Johnny:「高砂丸」的製作是很特別的,我們最終決議實體模型船與CG模型船同時進行。首先我們必須確認模型船下水一定浮得起來,沒想到後來使用的特殊內裝材質卻反而導致船身浮力太強、必須2人坐在船上才能使船進入海平面的刻度,而這個影響使得我們改在船身內部做出一個不漏水空間,至拍攝現場再灌水加重。可惜結果它又產生了船身過重的問題,我們必須以2.5綱索拖行船身,才能確保可以掌控航行的方向,而一旦用上了2.5cm綱索,又必須要有特製可承受到的轉軸去配合。另外我們還要顧及到船隻的公式計算、轉速確認、水的密度、泡沫試航等資料,因為我們必須確認模型船和CG船和兩者做出來都是統一的。
經歷3個月後,模型船從台北運至恆春後壁湖那天又遭遇意外的損傷,我們花了一個上午來進行修補,幸好一切仍在掌控之中。不過到了下午正式拍攝工作的時候,幸運終於不再靠在我們身旁,不幸地被導演言中,船隻最後被落山風打敗,拍攝工作到此為止。不過不幸中之大幸是,實拍的畫面依然大大地幫助了我們事後的CG特效製作。

CGV:可以說一下台灣的CG業環境如何嗎?
  Johnny:ok!其實景氣差,對台灣CG產業並沒有影響,原因CG產業在台灣一直都沒有好起來過。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台灣的CG產業,毫無疑問是由不怕辛苦,默默奮鬥至今的人打造出來的。沒有客觀的行情、沒有足夠的產量、沒有建制的環境,但是人材一直存在著並蘊釀成長,可惜這些人當中能夠被看見的只是極少數。在多年前,韓國甚至派過許多人來台灣實習,來學習台灣的CG做法,韓國近年出了好成績。我覺得我們要檢討的是,人材衝得很快,但是環境跟得很慢,整體呈現L型成長。一言蔽之,台灣CG產業缺乏足夠的機會,而且很少人會去關心這些默默奮鬥的人需要甚麼,我認為必須要製造更多的機會,否則人才肯定會慢慢流失。

CGV:您覺得《海角七號》的成功帶給台灣CG業怎樣的訊息?
  Johnny:《海角七號》讓許多人加深認識CG這個行業,政府的機制也加深以CG為主,同時促進了許多動畫公司開始參與製作電影特效的行列中!而票房的數據讓大家更加瞭解市場的大小,還有很多發展在慢慢發酵,有呈現倒L的趨勢。

CGV:您們大腕未來會朝著什麼方向走?您們有什麼新的計劃?
  Johnny:大腕未來的目標是開發原創動畫產品,追求異業的結合以及同業的聯盟、產學的合作。提升整體台灣電影產業的視覺特效品質,以達到國際水準的方向,是本公司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