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情簡介
一名對超自然現象極度好奇的科學博士橋本良晴(江口洋介 飾),希望在尋找靈魂存在運作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永生的超然解脫,以「孟傑海綿」發現了一個小男孩的靈魂後便積極展開調查。這個鬼是一個身份不明的十三歲孩童,毫無理由的殺了一名攝影師。小孩的身份是誰?為何殺人?主導計畫的科學家黃三太,網羅了菁英探員葉起東,對小孩的死因展開調查。
警探葉起東(張震 飾)、起東女友杜家維(林嘉欣 飾)、博士助理蘇原(大S 飾)、另2名助理(陳柏霖、張鈞甯 飾)紛紛介入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起東看見小孩的雙眼之間有一條細絲,隱約之間,細絲接上某個神秘的力量,支持維繫著小孩的鬼魂。與研究相關的人一一離奇死亡,黃三太因為想要變成鬼,因而在最後懷抱著恨意自殺,欲尋求永遠的解脫。而他的死導致起東與他 的女友身陷其中,雙雙面臨了來自於另一個世界的死亡的危機……
由中環娛樂集團斥資二億新台幣拍攝的驚悚鉅片《詭絲》,是台灣影史上花費最大的電影,一流的幕後團隊攜手打造這部傑出鉅作,成功入選本屆坎城影展「官方正式觀摩影片-Official Selection Feature Films Out of Competition」,成為坎城影展自1939年創辦至今唯一獲得大會官方提名的,來自台灣的科幻驚悚電影。
警探葉起東(張震 飾)、起東女友杜家維(林嘉欣 飾)、博士助理蘇原(大S 飾)、另2名助理(陳柏霖、張鈞甯 飾)紛紛介入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起東看見小孩的雙眼之間有一條細絲,隱約之間,細絲接上某個神秘的力量,支持維繫著小孩的鬼魂。與研究相關的人一一離奇死亡,黃三太因為想要變成鬼,因而在最後懷抱著恨意自殺,欲尋求永遠的解脫。而他的死導致起東與他 的女友身陷其中,雙雙面臨了來自於另一個世界的死亡的危機……
由中環娛樂集團斥資二億新台幣拍攝的驚悚鉅片《詭絲》,是台灣影史上花費最大的電影,一流的幕後團隊攜手打造這部傑出鉅作,成功入選本屆坎城影展「官方正式觀摩影片-Official Selection Feature Films Out of Competition」,成為坎城影展自1939年創辦至今唯一獲得大會官方提名的,來自台灣的科幻驚悚電影。
二、類型決定特效使用
視覺特效的運用,與電影類型(genre)本身極為相關,尤其某些類型之情節發展,需要大量非寫實,甚至現實環境或真人演員都無法做到的畫面時,就有了使用特效的必然性,特別是警匪片、科幻恐怖片最為需要,《詭絲》即是2006年國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詭絲》在這方面的經驗上,非常神似2002年陳國富執導的《雙瞳》:同樣是完全以台灣為故事背景的驚悚片,整個拍攝都在台灣,主創班底也以台灣的電影工作人員為主,而《詭絲》與《雙瞳》的製片(黃志明)、編劇(蘇照彬)也相同,《詭絲》則由蘇照彬自編自導。《詭絲》在上映時的宣傳文字中,號稱共兩億台幣的預算,其中蘇照彬曾在訪談中透露,特效部份約六十萬美金(約兩千多萬台幣),其中四十萬美金是在香港製作特效的花費,另外二十萬美金是在台北掃描沖印的費用。
以《詭絲》的故事架構來看,它確實需要倚賴大量的特效畫面來建構片中的世界觀,因為它講述的是已逝的鬼小孩,藉由一條神祕的「絲」牽繫怨念而殺人的故事。除了這條帶有關鍵作用的「絲」需要特效,另外還有關萬芳所飾的女鬼,以及最後撞車等主要顯而易見的特效場面。但據製片與導演的說法,《詭絲》中共有三百二十個特效鏡頭之多,有些鏡頭,其實也並非一般觀眾輕易就可以從肉眼判斷出來的。
不過單單就電影裡所看到的幾場關鍵戲來談,《詭絲》的特效有其成功之處,但也有明顯失敗的例子。像是在「絲」的呈現上,頗有駭人驚魂的效果;但女鬼在地上爬行的怪異節奏,以及最後撞車翻覆CG畫面的失真,都在效果上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可以看見這兩段明顯的瑕疵,其實最後餘留在電影中的篇幅,都很有限。尤其最後車子撞上西門捷運站那場戲,幾乎讓觀眾尚未看清楚整個畫面,影像就已淡出結束,為的似乎還是避免曝露出過多的尷尬與破綻,而這當然也是使用特效負載劇情時,肯定所要冒的風險。
不過單單就電影裡所看到的幾場關鍵戲來談,《詭絲》的特效有其成功之處,但也有明顯失敗的例子。像是在「絲」的呈現上,頗有駭人驚魂的效果;但女鬼在地上爬行的怪異節奏,以及最後撞車翻覆CG畫面的失真,都在效果上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可以看見這兩段明顯的瑕疵,其實最後餘留在電影中的篇幅,都很有限。尤其最後車子撞上西門捷運站那場戲,幾乎讓觀眾尚未看清楚整個畫面,影像就已淡出結束,為的似乎還是避免曝露出過多的尷尬與破綻,而這當然也是使用特效負載劇情時,肯定所要冒的風險。
三、《詭絲》的特效製作經驗
這部標榜懸疑與驚悚的電影,從宣布開拍以來,片中大量的特效場面便是觀眾期待的焦點之一。而《詭絲》最後選擇捨台灣本土視效公司,轉與製作過《千機變》、《情癲大聖》等片的香港萬寬公司合作的過程,也凸顯了台灣的特效後製環境的某些問題。
特效的製作全面融入場景的細節
當初您是怎麼想像《詭絲》這部片的特效?剛開始有考慮過找國內的製作特效公司嗎?
蘇:我想這部片的出發點,就是要做一部借重特效的片子,其實我們想要做的非常多的東西都是非常冒險的,當初我們也不曉得做不做得到,但一開始設定的《詭絲》就是要做出比較特殊的視覺,這不是後來有愈多的資金投入才決定做很多的特效。後來追加的預算,主要是花費在場景的搭建上。《詭絲》的特效和故事發展緊密貼合,譬如片中的「鬼」,以及那條牽引人與鬼的絲線,都是貫穿整個故事的重要元素,也因此,在特效的製作上也就變得要全面融入每個場景的各種細節,這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比起只要在某幾個場面做出驚人鏡頭的「特效片」來說,《詭絲》更為複雜。
黃:《詭絲》剛成案的時候,我們和國內的西基公司有滿密切的溝通,我們也對他們產生信心。應該這麼說,其實你把片中會做到的各種效果剖析分門別類之後,西基公司在某些部分是滿強的,可以應付我們的需要。可是特效這東西從概念到最後畫面完成有很多步驟,尤其我們是要做一個2K甚至3K的大銀幕畫面,不是小螢幕的東西。過往西基在其他片子有做過一些嘗試,你在裡面會看到一些缺點及一些成就。但缺點的部份卻讓我們覺得,在《詭絲》所要的特效中不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當然西基是非常熱忱的,導演跟他們之間的討論也非常熱烈,看起來是可以將特效交給他們。不過最後因為他們公司內部資源分配問題,及我們這邊的預算考量,所以最後並沒有合作。這也凸顯出台灣動畫及視效市場的問題,這個公司能做一點,另一個公司能做一點,如果能把他們兜起來,以台灣的能力來說,做出來的東西是可以被信任的。但在價格的競爭力上就比不上能夠整合整個產製流程的香港。
價格上會差很多嗎?
黃:差滿多的。
蘇:其實一開始我們覺得《詭絲》的特效要在國內做是很冒險的,因為我們要的是3K的東西,而目前國內廣告公司,用在廣告上的特效動畫了不起1K就足夠了,但我們是要放到大銀幕上的,至少要2K做處理,這中間到底行不行,讓我們頗為遲疑。當然,後來發現國內的公司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是真的想要在國內做,但是國內的價格真的缺乏競爭力。這原因可能是,第一個,國內公司不知怎麼開價,他可能用做廣告的方式來定價,或者以他消耗的unitsource(公司資源)來計費。但實際上因為整合程度不高,很多磨合時耗費的成本就變大了。第二是國外整合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不用重新建立團隊,我們只須分擔他們開發的成本。我們評估過,在香港可能花一塊錢可以做起來的東西,但是在台灣可能要三塊。因為除了製作的成本,還有你請攝影師、技術人員來台灣的機票錢,其他的開銷……等。因此最後在時間及效益的考量下,我們把大部分的特效移到香港的萬寬公司。
《詭絲》這部片的特效預算大約多少?
蘇:約六十萬美金(兩千多萬台幣)。其中四十萬美金是在香港製作特效的花費,另外二十萬美金是在台北掃描沖印的費用。其實六十萬美金是非常優惠的價格,原本應該要一百多萬美金的。但香港萬寬公司對這個案子有興趣,覺得跟他們以前做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也願意降價嘗試。
黃:如果以我們投在香港萬寬特效公司這上面的花費,約四十多萬美金來說,我在1995年因為要做《飛天》這部片子特效(其實那部片才十幾個特效Shot而已),我們好不容易湊到十萬美金,飛到美國找當地特效公司幫忙,但是每家公司給我們的反應就是,他們一個案子最基本就是四十萬美金起跳,十幾年前就是四十萬美金嘍。
《詭絲》從構思到設想行銷,特效是不是在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賣點?
蘇:之前我提到《詭絲》在一開始就設定是一部以特效為主的片子,其實即使後來資金有膨脹,但在特效這一塊上,預算並沒有跟著提高太多,因為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即使資金沒那麼充裕,就仍決定要把經費著重在特效上了,只是當然錢多了以後,我們會更放膽去做。那增加的資金,其實大多是用在場景搭建上了。我個人覺得,現在很多觀眾進戲院看電影都是看視覺上的畫面,一部有視覺但故事很爛的電影,觀眾也不care,因為電影畢竟不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黃:我想《詭絲》在市場上佔優勢,就是它的故事。故事有頭有尾、有高潮起伏,會吸引人。而《鬼域》才比較像是你提的以特效為主要賣點的片子。
全片三百二十個特效鏡頭
與香港公司合作的過程順利嗎?
蘇:跟香港特效公司合作的感覺很專業,過程不會出大問題,即便出問題,他們也會知道補救,這就是經驗上的差別。我們之間的溝通算滿好的。最後的製作階段,我大概每兩、三週飛一次香港,在這當中,他們都是用FTP傳輸的方式,把已完成的檔案給我們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大致上,《詭絲》的三百二十個鏡頭,都是這樣完成的。
有沒有因為要使用特效,而在拍片時有特別要注意那些地方,是否事前先有溝通?
蘇:我們跟特效公司之間,在開拍前已經再三開會討論,而且其實拍特效是已經有一套標準在的。只是在拍有特效畫面時,會有一個特效指導進來看一下,比方看攝影機的高度等。其實拍特效的東西,在沒有開拍前,有很多東西是不能確定的,因為不知道做出來的特效是否能支撐我的創意。還有也不知道資金是否足夠去達到那樣的特效。其實這也是經驗的問題,我們只能盡量把已知條件控制好,不知道的也只能在現場把執行度提高。
如何看待台灣目前的視效產業?
蘇:台灣有人力優勢,和香港比起來,科技上的實力比較好,但是在美術或造型上的能力就不如香港,這也因為香港國際化的程度較高,較能在創意上獲得刺激。台灣的特效製作目前缺少的是產業整合的經驗,這經驗包括了如何與電影製作配合的各種程序,是不是能夠建立成一個運作模式,如此便可以降低成本。不過這中間所缺少的,就是台灣並沒有那麼多的電影特效製作案可以支撐起本地的視效工業,也因此台灣的視效、動畫公司,都還是比較走向廣告的製作,無法累積電影視效的經驗。
其實台灣的科技人才素質很好,台灣的動畫工程師如果是到香港、甚至西方去工作,都是非常有發展的。但是若留在台灣,台灣一年電影工業的產值總共一百億,但是一家有規模的電子產業一年產值就可以達到三百億了,這也說明了科技人才為什麼很難留在電影業工作,要扭轉這個情形,就必須讓電影的產量更大,除了我們本身的努力,也必須仰賴政府的決心與長遠規劃。
黃:差滿多的。
蘇:其實一開始我們覺得《詭絲》的特效要在國內做是很冒險的,因為我們要的是3K的東西,而目前國內廣告公司,用在廣告上的特效動畫了不起1K就足夠了,但我們是要放到大銀幕上的,至少要2K做處理,這中間到底行不行,讓我們頗為遲疑。當然,後來發現國內的公司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是真的想要在國內做,但是國內的價格真的缺乏競爭力。這原因可能是,第一個,國內公司不知怎麼開價,他可能用做廣告的方式來定價,或者以他消耗的unitsource(公司資源)來計費。但實際上因為整合程度不高,很多磨合時耗費的成本就變大了。第二是國外整合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不用重新建立團隊,我們只須分擔他們開發的成本。我們評估過,在香港可能花一塊錢可以做起來的東西,但是在台灣可能要三塊。因為除了製作的成本,還有你請攝影師、技術人員來台灣的機票錢,其他的開銷……等。因此最後在時間及效益的考量下,我們把大部分的特效移到香港的萬寬公司。
《詭絲》這部片的特效預算大約多少?
蘇:約六十萬美金(兩千多萬台幣)。其中四十萬美金是在香港製作特效的花費,另外二十萬美金是在台北掃描沖印的費用。其實六十萬美金是非常優惠的價格,原本應該要一百多萬美金的。但香港萬寬公司對這個案子有興趣,覺得跟他們以前做的東西不一樣,所以也願意降價嘗試。
黃:如果以我們投在香港萬寬特效公司這上面的花費,約四十多萬美金來說,我在1995年因為要做《飛天》這部片子特效(其實那部片才十幾個特效Shot而已),我們好不容易湊到十萬美金,飛到美國找當地特效公司幫忙,但是每家公司給我們的反應就是,他們一個案子最基本就是四十萬美金起跳,十幾年前就是四十萬美金嘍。
《詭絲》從構思到設想行銷,特效是不是在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賣點?
蘇:之前我提到《詭絲》在一開始就設定是一部以特效為主的片子,其實即使後來資金有膨脹,但在特效這一塊上,預算並沒有跟著提高太多,因為我們在開始的時候,即使資金沒那麼充裕,就仍決定要把經費著重在特效上了,只是當然錢多了以後,我們會更放膽去做。那增加的資金,其實大多是用在場景搭建上了。我個人覺得,現在很多觀眾進戲院看電影都是看視覺上的畫面,一部有視覺但故事很爛的電影,觀眾也不care,因為電影畢竟不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黃:我想《詭絲》在市場上佔優勢,就是它的故事。故事有頭有尾、有高潮起伏,會吸引人。而《鬼域》才比較像是你提的以特效為主要賣點的片子。
全片三百二十個特效鏡頭
與香港公司合作的過程順利嗎?
蘇:跟香港特效公司合作的感覺很專業,過程不會出大問題,即便出問題,他們也會知道補救,這就是經驗上的差別。我們之間的溝通算滿好的。最後的製作階段,我大概每兩、三週飛一次香港,在這當中,他們都是用FTP傳輸的方式,把已完成的檔案給我們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大致上,《詭絲》的三百二十個鏡頭,都是這樣完成的。
有沒有因為要使用特效,而在拍片時有特別要注意那些地方,是否事前先有溝通?
蘇:我們跟特效公司之間,在開拍前已經再三開會討論,而且其實拍特效是已經有一套標準在的。只是在拍有特效畫面時,會有一個特效指導進來看一下,比方看攝影機的高度等。其實拍特效的東西,在沒有開拍前,有很多東西是不能確定的,因為不知道做出來的特效是否能支撐我的創意。還有也不知道資金是否足夠去達到那樣的特效。其實這也是經驗的問題,我們只能盡量把已知條件控制好,不知道的也只能在現場把執行度提高。
如何看待台灣目前的視效產業?
蘇:台灣有人力優勢,和香港比起來,科技上的實力比較好,但是在美術或造型上的能力就不如香港,這也因為香港國際化的程度較高,較能在創意上獲得刺激。台灣的特效製作目前缺少的是產業整合的經驗,這經驗包括了如何與電影製作配合的各種程序,是不是能夠建立成一個運作模式,如此便可以降低成本。不過這中間所缺少的,就是台灣並沒有那麼多的電影特效製作案可以支撐起本地的視效工業,也因此台灣的視效、動畫公司,都還是比較走向廣告的製作,無法累積電影視效的經驗。
其實台灣的科技人才素質很好,台灣的動畫工程師如果是到香港、甚至西方去工作,都是非常有發展的。但是若留在台灣,台灣一年電影工業的產值總共一百億,但是一家有規模的電子產業一年產值就可以達到三百億了,這也說明了科技人才為什麼很難留在電影業工作,要扭轉這個情形,就必須讓電影的產量更大,除了我們本身的努力,也必須仰賴政府的決心與長遠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